长江商报消息 ●长江商报记者 潘瑞冬
中国核建(601611.SH)继续稳健运营。
4月9日午间,中国核建发布公告称,2025年1—3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541.75亿元,同比增长30.7%;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7.32亿元,同比增长2.67%。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016年上市以来,中国核建实现了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持续双增。目前,中国核建主要业务是工程建设,分为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两大业务板块,在这两大业务的驱动下,公司的总资产也在持续走高。2023年末,中国核建的总资产突破2000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达2217.79亿元。
2024年营收1131.1亿创新高
4月9日,中国核建发布公告称,2025年1—3月,公司累计新签合同541.75亿元,同比增长30.7%;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97.32亿元,同比增长2.67%。
长江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过去几年,中国核建收获颇丰,新签合同额持续增长。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中国核建新签合同额分别为970.8亿元、1099.45亿元、1241.67亿元、1390.47亿元、1506.37亿元,同比增长10.4%、13.25%、12.94%、12%、8.34%。2024年全年,中国核建累计实现新签合同1623.65亿元,同比增长7.78%。
中国核建强劲的揽单能力,支撑公司经营业绩持续释放。2016年,中国核建上市,当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09亿元、7.99亿元。历经连续八年增长,到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分别约为1094亿元、20.63亿元。
粗略计算,2023年,中国核建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较上市当年分别增长1.64倍、1.58倍。
进入2024年,中国核建业绩继续增长,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89.29亿元、归母净利润14.55亿元,同比增长0.43%、3.08%。
根据公司发布的经营情况简报,2024年全年,中国核建的营业收入为1131.1亿元,同比增长3.4%,创下历史新高。
不断扩张之下,中国核建体量也越来越大。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达2217.79亿元,相比于上市前,即2015年末的571.6亿元,增长了2.88倍。
在业绩增长的同时,中国核建保持分红,2016年至2023年连续八年分红,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14.74亿元,分红率为12.28%。
核电工程营收及占比持续增长
资料显示,中国核建主要业务是工程建设,分为核电工程、工业与民用工程两大业务板块。
近年来,中国核建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大对外投资力度,是建成及在建核电机组数量最多的企业。截至2024年6月底,公司累计建设91台核电机组,其中63座已投产运营,在建机组28台。
自2018年以来,中国核建的核电工程营收就开始企稳并呈现增长趋势。数据显示,2018年,核电工程业务营业收入为92.72亿元,2019年至2023年,该业务板块的营业收入分别为95.26亿元、104.01亿元、119.64亿元、167.48亿元、239.26亿元,连续五年增长;核电工程业务的营收占比也持续增长,从2028年的18%增长至2023年的21.87%。
2024年上半年,中国核电在核电工程方面,已全面掌握CAP1000、EPR、VVER、华龙一号等所有堆型、全部规格系列的核电关键建造技术和建造能力,国内核电建造市场份额保持领先。同时在核电工程领域“纵向深耕”,涉及核电检维修、吊装与运输等业务领域,并取得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基于“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一流核电工程服务商”战略定位,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优化内部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2024年上半年,公司核电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50.83亿元,同比增长30.22%,营收占比继续提升至27.61%。
另一方面,工业与民用工程建设是中国核电重点发展的业务领域,公司称,该业务已成为稳定增长的业务,以及收入和利润的主要贡献来源。不过,需要注意的是,2024年上半年,该业务承压,实现营业收入357.01亿元,同比下降5.71%,营收占比也走低至65.35%,相较2021年接近八成的占比降幅较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择机降准降息的“择机”有三层含义
家门口报销成真,村民看病省心省钱
习近平在越南媒体发表署名文章
第一观察丨携手周边国家 共创美好未来
IPO雷达 | 3年累亏近13亿元,高度依赖大客户!智能座舱龙头上海博泰再闯港股IPO
共话股权创投新机遇 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期圆满举行
远大控股:公司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
如何正确认识全球民粹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