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4月13日讯(记者 石雨)4月12日,在上海浦东陆家嘴金茂大厦的云端会议室里,“陆家嘴金融沙龙”第六场——股权创投专场顺利举办,多位政企精英汇聚,共话资本赋能创新之道。
在这场以“跨界融合,领航未来:资本赋能多领域创新生态”为主题的思想盛宴中,来自海通开元、金浦智能、德同资本、杏泽资本、上汽恒旭等多家企业高管齐聚一堂,聚焦多领域创新生态,深入探讨资本如何精准锚定技术前沿、破除跨领域协同壁垒的话题,嘉宾们认为未来应构建开放、动态的创新生态网络,助力科技、产业与金融形成良性循环。
在主题为“资本聚变场:解码创新生态的跨界共振”的圆桌对话环节,多位专家还共同探讨了关于跨领域技术的投资逻辑,资本如何平衡短期回报与长期价值等话题,为资本赋能行业创新建言献策。
股权投资机遇与待解痛点
在科技创新加速重构全球经济格局的当下,资本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赋能多领域创新的核心引擎。我国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既要依靠技术本身的迭代,也需要资本在资源配置、风险共担、生态链接中发挥关键作用。
近年来,我国对股权创投,尤其是科技领域创业投资高度重视。
上海股权投资协会会长、海通开元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向阳指出,2024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优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功能,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中首次提出要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发展风险投资,壮大耐心资本。国家和地方接连出台多份文件形成政策支持,上海主要有《上海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办法》《上海市天使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实施细则》,202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推动上海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等。国家层面成立了很多的千亿级大基金,各省也陆续跟进。上海积极响应,成立了专业股权投资机构——上海国投。
行业的发展除政策支持外,还有很多其他机遇,在上海金浦智能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田华峰看来,经济结构转型催生新赛道、地缘政治变化倒逼新需求新模式、中国发展硬科技具有巨大优势这三个维度共同构成了我国投资市场的机遇。尤其是经济结构转型方面,一方面是“双碳”目标驱动,另一方面在于数字经济崛起,即绿色化和智能化转型共同驱动创业与投资机会的持续衍生。
机遇可喜,但必须直面的是,我国股权投资市场仍面临一定挑战,多位与会专家围绕行业竞争、税收问题、资本募集、退出压力、供需失衡等多方面进行逐一剖析。
张向阳提到,在税收方面,存在整体税率偏高的现状,且存在先税后亏、不同类别权益投资税收待遇不平等的情况。
田华峰亦针对上述问题补充提出,“不同于以往按照基金核算成本,目前是以单个项目进行成本核算,这就造成可能出现基金整体不盈利但因为单个项目盈利而需要交税,而亏损项目的抵扣标准要求过高造成不具有操作性,进一步打压了民营企业和高净值个人参与股权投资的意愿。”
基于目前存在的困境,张向阳从四个维度提出建议,一是优化税收政策,明确创投认定标准,将个人投资人税率恢复至20%;二是管理人集中化、专业化、市场化,市场化遴选募基金管理人,提高机构投资专业性;三是疏通退出堵点;四是引导长期资本入市,建议发行长期专项国债,用于盘活存量股权资产,以及成立专项引导基金、母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为创业投资、股权投资市场注入更多资金活水。
跨界投资实践:聚焦汽车、医药、AI
风口已至,面对多领域创新生态,资本该如何精准抓住跨界投资机会,并打破跨领域协同的壁垒,是行业共同的考题。
会上,多名与会专家基于跨界投资实践与经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上汽恒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陆永涛指出,互联网造车新势力进入汽车产业,这些新兴企业将消费者需求研究置于首要位置,这种市场导向的经营理念对整个产业流程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构建、运营车主生态体系,实现资源整合与价值创造,已成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展望未来发展趋势,汽车产业在实现国内市场规模化和海外出口快速增长的基础上,正面临新的转型契机。当前亟需思考的是,如何将汽车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成果实现跨行业应用转化。”基于此,陆永涛在会上分析了产业转型过程中呈现的新特征和发展趋势。
在汽车生态端,陆永涛认为,主要聚焦于泛制造领域及泛科技领域的跨界投资机会,比如多技术领域跨界汽车、汽车行业业内跨界、汽车行业技术外溢以及汽车行业编辑创新;在车主生态端,人口结构变化催生了银发经济、消费医疗等车主消费场景衍生。
不仅仅是汽车领域的快速发展,最近几年在创新药方面,资本与技术的互相推动,也极大促进了行业升级。
“中国创新药在过去十年累计得到了1.23万亿的股权投资,从而培育出大批的生物医药企业”,上海杏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刘文溢基于医药投资经验指出,“过去,中国创新药实现从无到有,在2015年药审改革后,中国的药品审评审批逐渐与全球接轨;当前,国产创新药的销售额已近700亿且仍在迅速放量过程中,并且能够自主、合作地在全球变现,创新的商业价值初步兑现;展望未来,中国医药创新力量已不可忽视,全球都开始将中国作为创新药资产的重要来源。”
“科技创新都是需要春天播种,秋天才能收获果实”,刘文溢提出,“生物医药产业的长周期和高壁垒,决定了需要更多的耐心资本的加持,才能打造属于中国自己的创新能力,我们的医药事业方兴未艾,作为其背后重要支撑的股权投资,也是处于未成熟的阶段,和全球领先的水平相比,无论是在资金规模还是在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对于资本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德同资本董事长邵俊则通过对标SaaS反思,分享其关于AI应用投资新范式的思考。
“从SaaS的发展现状来看,存在销售费用高、复购率低,以及被迫定制开发、毛利低的特点”,谈及当前困境的本质,邵俊认为,是“复杂工业过程服务能力”与“第一代企业家经验至上”的冲突。而回望SaaS发展的瓶颈,AI应用在产品属性、交付导向以及商业模式这三个维度均出现了范式的跃迁,颠覆传统生产力工具的边界。
在此基础上,邵俊提出了其对于AI应用细分领域的看好,包括如AI人力资源、AI医疗、具身智能、AI+产业等,“我们坚定地看好AI企业服务应用在中国未来的发展”。
结语:股权投资渐成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期沙龙中,多位嘉宾共话资本赋能创新生态等议题,既从中国股权投资的战略机遇切入,探索目前我国股权投资存在的困难与破局之道,又以实践为笔,从汽车、医药、AI等领域共绘行业变局下的投资新范式。
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加速融合的今天,股权投资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期陆家嘴金融沙龙的深入探讨,不仅揭示了当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也对未来资本赋能创新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优化政策环境、培育长期耐心资本、构建跨领域协同生态。未来,随着更多市场化、专业化的资本力量深度参与,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有望在支持科技突破、促进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陆家嘴金融沙龙”由上海市委金融办、浦东新区人民政府指导,“陆家嘴金融沙龙”秘书处主办,本场活动由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上海股权投资协会协办,新华社、第一财经、财联社提供媒体支持。此系列活动将构建与“陆家嘴论坛”相呼应的常态化交流平台,通过机制化、场景化、国际化运作,持续输出金融改革“浦东智慧”深度赋能浦东经济高质量发展,全力助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建设迈向新高度。
(科创板日报记者 石雨)
“周五下班来中国”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动入境游
同比增长1.3% 中国外贸首季平稳开局
英国商界人士:消博会对于英企是绝佳机会 希望加深英中合作
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正式开馆,广东活动周将于6月举办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一季度批准发布372项国家标准物质
央行上海总部、上海证监局:持续推动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在上海增量扩面
品质筑基,科技赋能 养元饮品推动核桃乳产业高质量发展
遇见中国 | 越南姑娘阮玄英写给中国的“情书”里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