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5月11日的世界防治肥胖日遇上体重管理年,总会让减肥的诉求显得更加迫切。
近些年,我国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比例持续上升。超重肥胖,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带来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有研究预测,若该趋势得不到有效遏制,2030年我国儿童超重肥胖率将达到31.8%。
超重、肥胖与健康密切相关。那么,对青少年来说,如何做好体重管理?体重秤的数字背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做好体重管理,还需注意哪些方面?不妨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小胖墩”为何越来越多?
国家体育总局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晶晶表示,孩子超重肥胖往往是总能量摄入过多、饮食结构失衡导致的。吃太多零食、高热量食品,吃饭过快等,都是孩子们常见的不良饮食习惯。
此外,学业压力大、久坐时间长,家长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不足,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等,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作息规律,也在影响着孩子们的体重和身体健康。
给孩子减肥、控制体重,成为很多家庭的当务之急。但青少年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在减肥、锻炼过程中更需要科学指导。
01、要确保降的是脂肪含量
体重数字的增长背后或许包含着复杂的内容。
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国民体质与科学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强介绍,如果是由于体内脂肪过度堆积导致的,对健康影响确实比较大,如若增加的是骨骼的密度以及肌肉的质量,则会让人相对更加健康。
相应的,体重减少时,也需要关注自己降下去的“是什么”。“最理想的情况就是降低了体内的脂肪含量,目前市面上不少快速减体重的方法会导致骨密度的下降或是肌肉的萎缩,而这些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都是不利的。”冯强说。
02、要注重肌肉力量的锻炼
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体重管理的目的之一,科学的饮食能量摄入、定期的体育锻炼等等都有助于体重管理的完成。
冯强表示,慢跑等有氧练习对降低体内的脂肪含量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不应忽视肌肉力量的锻炼。对于孩子们来说,肌肉力量的保持、提高,对于他们日后的运动能力、抵抗慢性病发生的风险,以及身高增长和健康骨骼的促进,都是具有非常积极的这种作用。
03、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
王晶晶认为,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不能一刀切地限制营养摄入量,要根据营养摄入量来开“处方”,要在满足成长发育能量消耗的前提下,加大运动能量消耗。
“运动达到30分钟以上,强度在中等强度以上,对身体的收益是最多的。”王晶晶说。她表示,当下的运动理念强调“动则有益”,只要动起来都会有健康收益。要把碎片化的时间用起来,包括放学后以及节假日在家的时间,既要有些整体化、系统化的运动,也要有“零食化”的锻炼。
来源:人民日报
河津市妇幼保健院:医师下乡送温暖 义诊服务惠民生
暑期“看护难”公益托管班让孩子假期有“趣”处
“中国开发者已成全球创新中坚力量”, 谷歌加码中国AI生态
今晚7点半直播 |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让我们从“课后练”变为“做中学”
石家庄新创建57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
关爱新就业群体,武汉市职业病防治院走进京东快递网格仓为快递员送体检
持续4天!这场工会“帮扶好物”展销活动在广州北京路开市
经济波动周期中,众享壹号增额终身寿险成家庭财富“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