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细雨将空气蒸腾得有些许闷热。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的天香园内,成千上万只鹭鸟却在一片水杉秘境中,寻得一处宁静。
白鹭、夜鹭、灰鹭、牛背鹭……27岁的余泽伟对园内的“客人”如数家珍。5年前,海外求学归来的他选择回到这片陪伴过其成长的城市“绿岛”,成为一名护鸟“卫士”,日夜与飞羽相伴。
白鹭在天香园中栖息(5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 摄
“吉祥!吉祥!”声声召唤下,鹭鸟纷纷起身盘旋。受大自然庇护的鸟儿,也能“听懂”人类的语言?
余泽伟解释,原来,一些鹭鸟适应了当地宜人的生态环境,从候鸟变为“留鸟”。春夏时节,若遇极端天气,一些鸟蛋难免随着枝丫被大风刮落。为了保障尚未出生的雏鸟安全,余泽伟会同其他护鸟员一道收捡散落的鸟蛋,并通过专业设备进行孵化,悉心抚育,直至其羽翼丰满时再放归自然。
“‘吉祥’是我们这里的唤鸟词,给小鸟们投喂泥鳅、小鱼小虾等食物时,它们便习惯了这声呼唤。”他告诉记者,“天香园内有约10名专职护鸟员,朝夕相伴让我们与鸟儿更加亲近。”
城市中的天香园(5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 摄
占地约1250亩的天香园拥有多样的植物群落,湿地、湖泊、树林连成一片。据了解,自1996年起,这片候鸟钟情的生态腹地一直维持着原貌。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吸引鹭鸟、鸳鸯等野生鸟类前来停栖定居。在发挥城市绿肺功能的同时,天香园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亲水亲鸟的绝佳场所。
73岁的摄影爱好者周德尚是天香园的常客,他高兴地向记者展示各种鸟类摄影作品。“我在天香园已经前后拍了5年,中白鹭和大白鹭怎么区分,鸳鸯是在‘恋爱’还是‘打斗’,在镜头捕捉下都能分辨清楚。”他说,“这里是身处城市的我们离白鹭最近的地方。”
白鹭在天香园中栖息(5月19日摄)。 新华社记者万象 摄
为了更好地保护野生鸟类的生存环境,园区专门规划了夏候鸟保护区,几乎每年都会移植新树木,让鸟儿更好地筑巢繁殖。目前,天香园正计划进一步扩大园区水域面积,为鸟群提供更广阔的栖息场所。
“天香园的地形地貌、湿地水系条件都较适宜鹭鸟生存。野保部门也积极和园区建立联系机制,确保第一时间能提供候鸟救助保障。”南昌市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秦子杰说,这种湿地保护与利用模式,不仅保护了生物多样性,更推动了城市和湿地融合发展。
作为“国际湿地城市”的南昌,全市湿地总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5.3%,现有国际重要湿地2处,天然湿地保护率达56%。近年来,南昌不断推进湿地保护与修复,城市湿地生态系统得到进一步优化。
秦子杰说,作为“拥水而秀、亲水而美”的生态之城,如今的南昌湿地“绿肺、绿肾”功能得到良好发挥,百姓与野生动植物共享“自然、生态、人文、野趣”的湿地景观,实现了湿地生态红利社会共享。(记者陈毓珊、万象)
新华社报道南昌:城市“绿岛”助候鸟“安家”
《集约昆明:沉寂空间变“金边银角”》系列报道之二旮旯绣花 更添春城温度
杭州你是懂浪漫的!西湖区婚姻登记处西溪湿地新址启用
包头市擘画“空中丝路”新图景
首回祖籍地江西演出 欧阳娜娜现场“寻亲”
人民日报:马拉松“成长的烦恼”如何解
通勤观光两不误!2路公交车升级城市“移动观景台”
华晨宇演唱会3天撬动6.8亿,南海如何“接住”泼天流量?丨五一粤消费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