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印发,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政策措施》在支持高端人才集聚方面发挥了哪些作用?企业应当如何把握这次政策红利?对此,相关企业及业界专家进行了深入解读。
多重优势构筑产业新高地
“南宁在布局东盟人工智能市场方面具备多重优势。”广西北投信创科技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投信创集团)市场开发部负责人刘如冰表示,南宁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在算力基础设施、产学研协同创新及小语种人才储备等方面基础扎实,为人工智能企业拓展东盟市场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东盟国家在智能算法、数字技术、智能交通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场景需求。
这些优势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近日,北投信创集团与马来西亚MYEG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共同建设、运营中国—马来西亚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该中心位于马来西亚八打灵再也市,聚焦区块链、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重点关注技术研发、跨境合作、数字生态培育及成果转化,并根据当地需求定制人工智能服务。中心推出的首个项目是中马两国数字身份互认,初期将以广西为试点,项目落地后马来西亚公民在广西可使用MyDigital ID进行金融机构客户身份识别(KYC)、旅游景点入场验证等;中国公民的数字身份在马来西亚也将同样可用于身份验证,极大便利双方人员往来。刘如冰表示,《政策措施》的推出将为人工智能领域相关企业带来利好,通过专项资金扶持和税收优惠等降低企业前期投入成本,同时依托场景应用奖励为企业技术落地和市场拓展提供支持。北投信创集团将紧抓政策机遇,深化与东盟企业的合作,加速技术—场景—商业闭环的形成,实现互利共赢。
政策红利赋能AI人才培养
《政策措施》提出,鼓励各级各类培训机构在南A中心展示中心开展面向东盟地区公务人员、企业员工等群体的人工智能培训、实训,对每年累计培训500人以上的培训主体,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
刘如冰表示,这一举措有利于企业将政策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为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降本增效方面,企业可以选择与第三方培训机构合作,利用外部资源,减少自建培训团队的成本压力,同时提升人才适配性;结合东盟语言、文化及市场需求,培养出既懂AI技术又了解东盟市场的复合型人才,这对企业开拓东盟市场非常重要,尤其是在跨境电商、智慧物流、数字经济等领域;可帮助企业建立更广泛的国际人才网络,为企业布局海外市场打下基础;在技术交流与创新方面,企业可以与培训机构合作开发课程,将实际案例融入教学,推动产学研融合,加速技术迭代。
“真金白银”引才激活创新动能
《政策措施》提出,支持高端人才集聚。对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重点企业新引进担任高管职务的生产经营管理人才,且由该企业支付薪酬的,给予其税后薪酬10%的奖励,奖励年限最长3年。对入驻南A中心的科技型规上人工智能企业新招用并支付年度薪酬总额达到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的高端科技人才,分别按照税后薪酬的2%、6%、10%的比例予以薪酬奖励,奖励期限最长3年。
自治区人民政府参事、自治区决策咨询委员会专家黄健教授表示,《政策措施》的出台,为南宁市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有助于推动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千行百业,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恰逢其时、意义深远。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创新是核心引擎,而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黄健表示,《政策措施》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提供了“真金白银”的扶持政策,为南宁人工智能发展构筑了“四梁八柱”支撑,有助于通过行业高端人才的引育,加速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升级,促进产业数字化与数字产业化双轮驱动,形成“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产业、产业反哺人才”的良性生态循环。
来源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廖 欣
编辑丨黄运明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加快高质量发展丨唐山市出台守信激励措施优化营商环境
助力企业做好绿色金融,顺德“减污降碳”系列宣贯活动首场开讲
智汇南宁 聚才兴业——南宁市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大学2025丨浙大哲学院院长王俊:文科的价值不在于直接创造GDP
贵州人才博览会发布6.3万余个人才需求
柳林县政府与山西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及企业代表举行战略协议签约仪式
“上架即秒光”!2600亿元大市场爆发,又一风口来了?
A级纳税人可享更多实惠——“珍惜纳税信用”系列报道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