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遇见中国 | 越南姑娘阮玄英写给中国的“情书”里藏着什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12:59:00    

今年是中越两国建交75周年。随着两国人文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越南青年来到中国留学。他们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并成为越中两国的友谊见证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就读的越南留学生阮玄英就是其中之一。

越南姑娘阮玄英写给中国的“情书”里藏着什么?

亲爱的中华文化:你好!别来无恙。辗转难眠、思念难挨,特写此信,愿君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阮玄英轻轻地读起她写给中华文化的《一封情书》,这封书信荣获了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第八届“我与中国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大赛的一等奖。

现场获奖视频截图

阮玄英(右)与其他获奖的越南留学生在颁奖现场合影

在颁奖现场,记者问起为何要写这样一封书信的时候,阮玄英的回答令人会心一笑。

我对中国的感情,就是那句: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当阮玄英用这句《牡丹亭》的经典戏文形容对中国的感情时,她的眼中闪烁着跨越国界的热爱。从互联网初识中国,阮玄英的“心动时刻”始于氤氲茶香。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

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

与自然融合,物我两忘的境界让阮玄英心驰神往。 从茶诗开始,她想亲手触摸中华数千年文明的温度,于是开始系统学习中国茶文化。

阮玄英在认真学习中国的茶文化

在她看来,中国茶文化不仅是技艺,更是一种生命哲学。

泡茶的整个过程充满了意境和美感,是一种领悟。饮茶,不是一杯一盏的事情,而是你的整个身心都要浸润在茶中,打开自己的思想,然后不断地升华自己的过程。

阮玄英参加首届全国大学生斗茶比赛,并获得了茶文学单项奖

而诗词则成为她读懂中国智慧的另一把钥匙。她说,中国小朋友能背诵经典诗词的现象令她震撼,也让她明白中国诗词不仅是文字之美,更藏着文明传承的密码。

阮玄英(右)参加2025年亮马河国际诗歌之夜活动

为什么喜欢中国的古诗词,因为我从中领会了爱情,学会了坚韧,找到了志向,看到了希望,最重要的是我读懂了中国,读懂了中国和谐万物的精神,读懂了中国文明互鉴的智慧。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千年历史和文明都在诗词中记录传承。这些诗词每个中国人都会背,两三岁的小朋友都会背,这是让我很感动和震撼的事情,这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中华文明屹立数千年而不倒。

阮玄英对中华文化的深情告白,在古诗词的平仄韵律与行走中国的现实观察中交织成章。在都江堰,她读懂“道法自然”的水利智慧;漫步苏堤,苏轼“天人合一”的理念让她顿悟:正是这种古今贯通的文明韧性,铸就了现代中国发展的深层动力。

阮玄英(前排左三)与同学们一起参观都江堰水利工程

中国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诗意,在中国的每一次旅行,都让我更加热爱中国文化。我去了都江堰,看到了中国跨时空的智慧,如何让古老与现代和谐共处;我去了杭州苏堤,那是诗人苏轼在杭州修建的水利工程,‘人与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完美地结合,成为中国历史的传承和集体的文化记忆。就是在这一次次的旅行中,我读懂了现代的中国,为何可以如此飞速地发展,新能源车、光伏发电、人工智能,特别是高铁,代表了中国的速度,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基建是无可比拟的,也想知道为何中国可以如此飞速的发展。我想说,来中国看看,来真正地深刻了解一下中华文化,答案就有了。

中国和越南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阮玄英观察到,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加快推进,两国之间的务实合作不断走深走实。

中国是越南的好朋友,帮助了我们很多,特别是共建‘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等战略合作,让我们之间的贸易和友谊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也助力我们越南基础设施的升级改造,特别是铁路,我特别希望越南的铁路也可以像中国的高铁一样。

中国于阮玄英,是茶盏中的明月,是诗词里的山河,更是指引前行的榜样。这份情感正在转化为实际行动,让越中友谊不再是教科书上的词汇,而是茶汤入喉的温润,是高铁飞驰的轰鸣,是写在共建“一带一路”上的共同诗篇。

我会好好地学习中国的文化,接下来我计划去云南做扎染,到安徽学习制墨,到福建去学习茶百戏,更多地去了解中国的非遗,和中国的历史。因为心意相通的前提一定是了解,深入的了解,我希望自己可以成为两国间的小小友谊使者,从我个人出发,向越南、向东盟、向全世界,讲述一个全面且充满智慧的中国。

记者 | 庄媛心

签审 | 李琳

监制 | 蔡耀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