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阁一角(4月21日摄)。本报记者 郎凯 摄
一座城市的真正魅力,不仅在于壮丽的自然风光和蓬勃的经济活力,更在于它独特的人文底蕴。在银川,人文气息如春风般浸润着城市的每个角落,流淌在市民的日常生活中。
近年来,银川市深耕历史文化沃土,在守护城市文脉方面不遗余力。通过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愈发厚重。如今,银川的人文气息与城市发展交相辉映,共同谱写着新时代的华彩乐章。
文化地标承载文明记忆
在贺兰山与黄河交相辉映的宁夏平原上,银川以其跨越三万年的文明积淀,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水洞沟遗址的发现,犹如一把钥匙,打开了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神秘之门。这里出土的大量石器和动物化石,见证了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的智慧与生活,将银川的历史推至三万年前,成为中国史前考古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贺兰山岩画则是银川历史长卷中最为绚丽的篇章之一。在绵延2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近6000幅岩画,时间跨度达7000年之久。这些岩画题材丰富,从日常的放牧、狩猎场景,到神秘的祭祀仪式、图腾崇拜,数量庞大、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布局集中,世所罕见。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贺兰山岩画不仅展示了古人的生活场景和情感需求,也为了解和研究古代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史料,被誉为“石头上的史书”“远古人类文化艺术长廊”“中华文化溯源地”,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观赏价值。近年来,银川市贺兰山岩画管理处广泛开展岩画文化国内外交流,深入推进文化挖掘转化,强化文化科普,推进岩画活化利用。
沿黄河东岸蜿蜒的明长城遗址,见证了这座城市在历史长河中的战略地位。这段全长90公里的长城遗迹,大部分采用黄土夯筑工艺,部分沟口地段则以石片砌筑,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因地制宜的营造智慧。近年来,银川市大力推动长城保护、传承与研究,精心守护这份独一无二的珍贵财富,让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此外,银川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迹,如苏峪口瓷窑址,首次发现了完整的窑业资源组合,在窑址区同时发现瓷土矿、石英矿、石灰矿、煤矿与水源等资源,这在我国陶瓷考古上尚属首次。
漫步银川城区,承天寺塔、鼓楼、玉皇阁等历史建筑与现代都市景观和谐共存。这些历经沧桑的文化地标,不仅承载着城市的集体记忆,更通过创新性的保护利用,让古老文明在当代焕发新的活力。
文化遗产积极传承创新
近年来,银川市高度重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将其视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保护理念上,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力求最大程度地保留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为了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银川市建立健全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成立了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加大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资金投入,培养了一批专业的文物保护人才。同时,积极开展文物普查和考古发掘工作,不断丰富对银川历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截至目前,全市登记在册不可移动文物434处,公布为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89处。
同时,为了让文化遗址“活起来”,银川积极探索活化利用方式。水洞沟景区打造了遗址博物馆、藏兵洞等“网红”景点,让游客仿佛穿越时空,揭秘尘封的史前密码,感受远古先民的智慧与生活。贺兰山岩画景区通过创制岩画IP、推出“网红打卡点”、制作精美岩画饰件等方式,吸引四方游客纷至沓来,让古老的岩画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些举措不仅让文化遗址得到有效保护,还成为展示银川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探寻历史的奥秘。
在银川,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彩。为了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银川市加大保护力度,建立银川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中心,举办各类非遗展览、展演活动,同时,积极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相结合,鼓励传承人开展创新实践,开发出一系列具有银川特色的文创产品。
银川的剪纸艺术历史悠久,以原创剪纸为核心,开发出黄河文化系列、宁夏地图系列等多系列文创产品,涵盖卷轴、冰箱贴、书签、手提袋等,将传统剪纸文化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此外,还有贺兰砚制作技艺、刺绣等非遗代表性项目,也在传承人的努力下,不断创新发展,融入现代生活元素,受到市场的欢迎。这些非遗文创产品不仅成为宣传银川的重要载体,也为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旅融合注入发展活力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是城市的记忆和名片,更是推动城市发展的重要动力。近年来,银川市充分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与旅游、教育、科技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了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城市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银川市大力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出多条精品旅游线路。贺兰山东麓旅游带,集中了西夏陵、贺兰山岩画、镇北堡西部影城等历史人文景观,以及众多葡萄酒庄,游客可以在这里探秘历史文化、欣赏岩画艺术、感受电影魅力、品鉴香醇美酒。黄河金岸旅游带,以黄河、长城为依托,有水洞沟、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银川黄河军事文化博览园等景点,游客可以领略大漠风情、探寻史前文明、体验军事文化。
银川还积极打造沉浸式文旅体验项目,如银川文化城凤凰幻城打造升级版的《朔色长风》沉浸式街区演艺,利用现有实景资源,结合丰富的创作、演出经验,为游客奉上文化味浓、新玩法多的文旅“大餐”,让游客一站式感受“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漫葡·看见贺兰沉浸式演艺小镇内,《山河人家》《凤求凰》《灵州会盟》等演出活动轮番登场,游客们穿着特色服饰拍照打卡、品尝美食,沉浸式体验地方风情和夜晚的独特魅力。这些文旅融合项目,不仅丰富了旅游产品供给,也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银川的历史文化,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内涵和体验感。
鼓楼、玉皇阁等历史建筑见证着城市的岁月变迁。近年来,银川市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鼓楼—玉皇阁历史文化街区被公布为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对这些历史建筑和街区,银川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保护性更新。在保留原有建筑风貌和历史韵味的基础上,完善基础设施,植入新业态,让历史建筑重新融入现代生活。如今,经过升级改造,老街换新貌,传统与现代在这里碰撞出独特的烟火气。仿古的回廊建筑与现代化的霓虹斑斓相互映衬,大型商场与名品小吃店相得益彰,成为本地人休闲购物的首选,也是外地游客Citywalk的必选项。
如今的银川,正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守护着历史文化的根与魂,让古老的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在文化的滋养下,银川的城市发展也充满了活力与魅力,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人文之城。未来,银川将继续在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探索前行,书写更加精彩的城市华章,吸引更多的人前来邂逅这座充满人文魅力的塞上湖城。
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记者 鲍淑玲
大美银川 美在品质丨漫步湖城 探寻文化底色
用音乐致敬劳动者、志愿者!禅城区文化馆启动“艺路星光”公益文化培训
中国黄金期货价格突破800元大关 创历史新高
安顺文旅推介会在北京中央歌剧院成功举办
中原之上,解锁最“中”的味道
何以中国|闽韵福游的磁场有多强?深扎文明根系,科技开出繁花
一场特别的相遇!首部抗美援朝题材音乐剧《寻找李二狗》在济首演
共赴数智新蓝海!CIMOS城市大脑合作伙伴大会2025在青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