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知名运动品牌宣布退市!很多人买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7 16:54:00    

斯凯奇这个品牌

大家应该都不陌生

凭借大众化定位和舒适性的优势

在全球鞋类市场“杀”出重围

5月6日晚

斯凯奇宣布退市的消息

迅速冲上热搜第一


作为全球第三大运动鞋零售商、两度入选《财富》500强的行业巨头,这一举措引发市场关注。



斯凯奇获3G资本溢价收购

新老板是巴西首富



斯凯奇于当地时间5月5日突然宣布私有化决定。据悉,3G Capital(以下简称3G资本)将以每股63美元现金收购斯凯奇,较公司15天成交量加权平均股价溢价30%,交易预计将于第三季度完成。


据公司官网披露的信息,交易完成后,斯凯奇将成为一家私人控股公司,并将继续执行其正在推行的战略举措,包括设计创新产品、国际市场拓展、直接面向消费者渠道的扩张、国内批发业务增长以及对全球分销、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战略投资。


那么,收购斯凯奇的3G资本

是啥来头?


公开信息显示,3G资本是一家总部位于纽约、源自巴西的私募股权公司,以交易数量少但规模大而闻名,并且注重长期运营。


据悉,3G资本成立于2004年,由被称为“巴西三雄”的雷曼、斯库彼拉和特莱斯共同创立,这个名字源自葡萄牙语“three garotos”,意为“三个男孩”。这三人目前都是巴西前五大富豪。其中,雷曼是巴西首富,他毕业于哈佛大学经济学院,年轻时曾是优秀的网球运动员,先后五次拿过巴西冠军并跻身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


3G资本因其相继收购百威啤酒、汉堡王、卡夫亨氏等公司,在助力一些全球最具标志性的消费品企业取得成功方面拥有卓越的成就。


5月5日,斯凯奇股价一度飙升25%,创下七年多来最高盘中涨幅。


关税政策带来影响只是一方面

品牌自身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


新关税政策下

一双原本售价1100元的球鞋

如今消费者要支付近1700元

这让主打“高性价比”的斯凯奇

陷入两难境地


根据公开资料,2024年,美国市场占斯凯奇全球销售的38%,而越南等地则提供了其大部分制造能力。生产基地大部分设在亚洲地区,让斯凯奇受到了关税政策的严重打击。斯凯奇前不久发布证券文件表示,“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对我们的业务运营构成重大风险,可能导致利润率下降、鞋价上涨和消费者需求减少”。


斯凯奇成立于1992年的加利福尼亚,最初以工装皮靴单一产品起家。多年之后,逐渐涉猎其他鞋类款式,推出包括休闲鞋、帆布鞋和凉鞋等。当时,斯凯奇的发展策略是生产名牌鞋的仿制品,因价格低廉而受到中低层消费者的喜爱。凭借着舒适概念以及低于耐克、阿迪达斯的价格,斯凯奇迅速火遍市场。


根据公开数据,2014财年,斯凯奇的销售额达到了24亿美元,公司股价随之翻了一番。在耐克、阿迪触及不到的地带,斯凯奇势如破竹。在2015年期间,有消息称斯凯奇力压阿迪达斯和安德玛,以5%的市场份额排列美国第二,仅次于运动巨头耐克公司。



在中国市场

斯凯奇被称为“美国足力健”

收获了一批又一批的老年群体“拥趸”

公开数据显示

斯凯奇中国的销售额

从2008年的0.74亿元

提升至2019年的166亿元


2024年,斯凯奇销售额更是近9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50亿元),同比增长12%。作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今年斯凯奇在中国表现不佳。在刚过去的2025财年第一季度,斯凯奇的国际销售额占比达65%。但作为斯凯奇最大的海外市场,中国市场销售下滑16%。


随着各品牌的布局挤压

舒适地带正在缩小的斯凯奇

也开始寻找新的增长模式

近两年

斯凯奇有意拓展专业运动领域


2023年8月,斯凯奇与国际足球巨星哈里·凯恩签订终身全球合约;同年9月,斯凯奇在英国和欧洲推出首款专业足球鞋,涉足足球领域;2023年10月,斯凯奇与NBA球星朱利叶斯·兰德尔和特伦斯·曼恩开展合作,推出首个专业科技篮球鞋系列。


不过,在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安踏、特步、李宁等国内外品牌的包围下,斯凯奇在足球、篮球领域中一直处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界。


斯凯奇方面表示:“此次交易是斯凯奇迈向全球生活方式与功能性鞋履领导者的重要转型机遇,斯凯奇管理团队将与3G资本共同引领这一战略转型。凭借与全球领军企业的长期合作经验,3G资本将为斯凯奇未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斯凯奇的退市举措

不少买过斯凯奇鞋子的网友

认可其舒适性

“便宜又好,鞋底耐穿”

表示期待品牌今后更好的发展



不过也有网友认为

斯凯奇的鞋子设计缺乏新意

部分网友直言其款式

“老气”“不好看”



同时,也有网友认为

斯凯奇营销水平太差

转型迫在眉睫



你有买过斯凯奇的服饰或鞋子吗?




来源:新闻坊、每日经济新闻、北京商报、都市快报、网友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