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封杀“AI照骗”不能只靠单打独斗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0 09:43:00    

不良商家通过AI合成图片,可以快速生成“精美”商品图,甚至批量盗用原创设计,极大降低盗图、山寨的成本。最近,淘宝率先启动对AI假图的大规模治理工作,据悉,截至目前,淘宝已累计拦截过度PS、AI夸大的假图近10万张。(4月9日澎湃新闻)

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相关生成商品图被商家广泛应用,消费者对电商领域“AI照骗”的吐槽屡见不鲜——“看全网同款都是一个图,分不清哪家是正版”“看图片是呢子大衣,收到货却是聚酯纤维”……对于类似行为,消费者纷纷呼吁整顿清理。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经营者应当真实、全面地向消费者展示商品的信息,不得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宣传。我国广告法也规定:广告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因此,任何商业宣传都应尽可能客观反映商品和服务的原貌,而非进行引人误解甚至虚假的展示。AI假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扰乱了电商生态,涉嫌不正当竞争,导致劣币驱逐良币。

此番,淘宝率先启动AI假图治理,严厉打击利用AI假图欺骗消费者、侵害原创品牌商家的违规行为。该平台将明确认定“商品材质或款式不符”“效果失真或夸大效果”“不存在场景导致商品失真”“抠图贴图感明显失真”等AI假图典型场景,上线识别模型,通过“源头拦截”“存量清理”和“标识提醒”等举措,对平台AI假图进行全面治理,彰显出电商平台在技术洪流中应坚守的社会责任。

其他平台也应行动起来,共同治理AI假图。部分商家跨平台盗图、山寨抄款、对商品过度美颜等行为,已经对行业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仅靠一家平台的努力难以根治。相关部门要及时对电商AI假图“亮剑”,推动全行业形成治理合力,同时积极引导各平台探索AI时代电商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让AI技术真正成为助力电商发展的工具,而不是既伤害消费者又损害平台利益的武器。

前不久,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对于人工智能生成合成的内容添加提示标识、传播、审核等作出了具体规定,这为AI假图治理提供了有力法律依据。随着AI应用的普及,AI假图只会越来越逼真,从源头全面治理AI假图,保障商品信息真实,成为各电商平台的迫切任务。AI可能没有价值判断,但AI的使用者必须有判断,平台必须具有价值取向,任何平台都不能当打击“照骗”的旁观者。(文/何勇海 图/黎青)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