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新闻发布会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2 00:08:00    

【来源:普洱市人民政府发布】

4月29日,普洱市生态环境局召开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新闻发布会,市生态环境局、市生态环境局思茅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宁洱分局有关负责人,分别介绍普洱市、思茅区、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生态环境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近年来,普洱市生态环境局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全市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在固废治理方面,农业领域通过推广绿色种植、化肥农药减量及秸秆农膜回收,全市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种植面积达107.14万亩,化肥农药用量连续下降,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0%,农膜回收率达85.87%,并建成2346个“绿色食品牌”基地。工业与生活领域加速资源化利用,一般工业固废利用率达37.1%,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全部行政村,建成8个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年处理量5810吨,百万吨级建筑垃圾循环项目显著提升资源化水平。危险废物管理上,建成18吨/日的医疗废物处置体系,并建设小微企业危废收集试点,切实解决小微企业急难愁盼的危险废物收集处理问题。同时,普洱市打造“无废城市”特色品牌,推动咖啡产业全链条绿色升级,应用无水初加工工艺,每公斤咖啡豆用水量从6公斤降至0.45公斤,果皮综合利用率跃升至93%;创新“林产三剩物”循环模式,带动林农年均增收超万元,综合利用率达98%;边境生态屏障建设中新建18座垃圾处理厂,沿边行政村垃圾处理率超70%,并构建全民参与体系,建成绿色机关421家、绿色学校513所,引入闲置资源交易平台,累计循环利用二手物品超千万件,减碳11.6万吨。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25年4月数据显示,思茅区优良天数比率升至98.2%,PM2.5浓度同比下降22.2%至28微克/立方米。通过市县联动机制强化扬尘管控,整治露天焚烧183起,通过开展餐饮油烟专项整治检查餐饮店1200家次,督促23家未安装净化设施的商户限期整改,对46家设施不达标商户实施改造升级。实施10轮人工增雨有效促进污染物沉降,并依托智慧预警系统发布43次污染预警,启动18次应急响应。

据介绍,目前,思茅区4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优,其中信房水库为I类,箐门口、洗马河、纳贺水库为Ⅱ类,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10个地表水监测断面中,4个省控断面(洗马河、纳贺、箐门口、木乃河水库)水质均为Ⅱ类,水质状况均为优,6个国控断面除思茅河—莲花乡为Ⅳ类外,其余5个(思茅港、信房水库等)均达优良,地表水优良率90%。土壤污染等级1级“安全”,昼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一级”,区域环境噪声“二级”,辐射环境稳定良好;宁洱县作为普洱市首个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3年),2024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63.53%、垃圾设施覆盖率100%,环境空气优良率99.7%,县级饮用水源地水质及地表水国省控断面优良率均达100%,城区环境噪声达到声环境功能区划标准。

云南法制报、普洱市融媒体中心、思茅区融媒体中心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

来源 | 普洱市生态环境局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