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统计局4月10日发布公报,我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顺利完成。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省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278.5万个,与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相比,增长54.6%,从业人员3250.9万人,增长15.7%;个体经营户743.7万个,增长27.0%,从业人员1402.8万人,增长10.3%。
据了解,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我省进行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全省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我省顺利完成普查对象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的采集工作,全面调查了山东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了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总体来看,我省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组织领导坚强有力、普查对象积极配合、实施推进规范有序、普查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客观真实地反映了山东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第二产业方面,2023年末,全省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390712个,比2018年末增长22.5%;从业人员943.5万人,比2018年末下降3.4%。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382840个,占98.0%;港澳台投资企业1917个,占0.5%;外商投资企业4472个,占1.1%。采矿业1444个,制造业380509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8759个,分别占0.4%、97.4%和2.2%。在工业行业大类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分别占14.0%、10.0%和8.8%。
第三产业方面,2023年末,全省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892444个,比2018年末增长49.1%;从业人员493.9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44.4%。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62.0%,零售业占38.0%。内资企业866468个,占97.1%;港澳台投资企业1019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2687个,占0.3%。2023年末,全省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158694个,比2018年末增长68.8%;从业人员122.1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70.8%。其中,企业法人单位156060个,比2018年末增长74.6%;从业人员116.4万人,比2018年末增长77.0%。
新兴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末,全省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7312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8.5%。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657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9.0%;高端装备制造业1180个,占16.1%;新材料产业1824个,占24.9%;生物产业1325个,占18.1%;新能源汽车产业128个,占1.8%;新能源产业937个,占12.8%;绿色环保产业1337个,占18.3%;航空航天产业18个,占0.2%;海洋装备产业24个,占0.3%。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2603个,比2018年末增长31.5%;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0%,比2018年末提高1.3个百分点。2023年末,全省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358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2.4%。其中,信息服务1203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5.8%;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1044个,占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1.1%。
我省三大经济圈第二、三产业发展方面,2023年末,省会经济圈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99.8万个,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数的35.8%;胶东经济圈118万个,占42.4%;鲁南经济圈60.4万个,占21.7%。省会经济圈拥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107.1万个,占全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业活动单位数的35.7%;胶东经济圈125.8万个,占41.9%;鲁南经济圈64.5万个,占21.5%。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孙源泽)
赣州南康这所大学二期预计今年秋季学期可投入使用!
中老铁路第二对国际旅客列车扩大开行范围
昆明常住人口数据公布,男女比例是→
最新:山西最强风力出现在11日夜间、12日白天
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多管齐下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广东发明专利有效量在全国率先突破80万件
淮安检查分局、淮安市市场监管局“三个突出”着力提升药监服务效能
衡水低空经济:从“起飞”到“领航”的产业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