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进行认定。具体标准如下:
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故意,即行为人具有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非法占为己有的目的。
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以及国家的金融管理制度。
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式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且数额需达到较大标准。
根据《刑法》规定,诈骗贷款数额达到1万元人民币以上即可立案。
根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和其他情节的严重程度,可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以上标准综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关于贷款诈骗的具体规定,为司法机关在认定贷款诈骗行为时提供了法律依据
“创”造新梦想 “贷”动新希望——青山区就业服务中心开展创业担保贷款侧记
复星旅文:三亚·亚特兰蒂斯70亿银团贷款落地
网文涉黄,作者被判刑!二审判了→
直击光大银行业绩会:零售AUM一年增长8.4%,全年现金分红率提升至30.14%
向KTV通风报信,江西一辅警获刑!
金融监管总局有关司局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声称公检法有人,醉驾给25万可免刑罚?东莞男子因诈骗获刑
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洪一审获刑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