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盗王之王”柳下拓和他的“盗亦有盗”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08-15 17:32:00    

在群星璀璨的春秋战国的历史天空中,闪耀在一颗特殊的明星。它的光芒直追三皇五帝,孤独、寂寞却又放荡不羁。


出生于世家,他是鲁孝公儿子公子展的后代,“坐怀不乱”柳下惠的弟弟。

公元前475年,有着高贵血统的柳下跖甘愿沉沦。他在鲁国西北部柳下屯聚众九千人,横行天下。挖墙洞、破门户;掠牛马、掳妇女。所过之处,各诸侯是望风而遁。

诸侯们便将其称作“盗跖”。此时身在鲁国的孔子听说后也坐不住了,对柳下惠说:“凡是做父母,必定能告诫子女,做兄长的必定能教育弟弟。如果不能,那就没有什么父母兄弟可言了。现在先生作为当今贤士,而弟弟却被称作‘盗跖’成为天下的一大祸害。我真替先生感到惭愧,我愿代你前去说服他。”柳下惠长叹一声说:“唉,我这个弟弟,他心如泉涌,意若飘风,强悍勇武足以拒敌,巧言善辩足以掩非。不但我是完全说不动他,就连先生你去说,只怕也要自讨没趣,还是不要去了。”孔子不听,打听到柳下跖此时正在泰山南麓休整队伍,便让颜回驾车径直往泰山而去。

这边柳下跖正拿着个人肝一片一片的切着吃,听报孔子来了,怒道:“就是那个花言巧语,虚伪做作的孔丘吗?让他滚,否则挖了他的心肝给我的午餐加菜!”

孔子哪里肯就这么白来一趟,又说道:“我跟柳下惠是好朋友,希望可以跟将军聊一聊。”

于是,一场旷世互怼开始了。柳下跖把孔子骂得灰溜溜跑了。

当然,如果那一年是公元前475年。这一场互怼就只能是庄子借题发挥的,毕竟孔子在公元前479年就已经归位了。

在春秋时期,九千人的部队可绝不是小数目。柳下跖之所以能有这么多人追随,当然不是偶然,而是因为他的“盗亦有道”。

虽然为“盗”,也有其“道”:敢于冲在第一个的,是为勇;敢于断后的,是为义;能够判断该做还是不该做的,是为智;财物能够平均分配的,是为仁。在这个到处都是“财不足则为盗”的情况下,柳下跖收留这些被统治者榨干的贫苦人民,并以“道”约束,这是史上第一人。

论英雄莫问出处。盗贼也好,起义领袖也罢。柳下跖只是那个柳下跖,在乱世之中,他独行其道,仇视那些自以为是的君子,鄙视那些自诩圣明的统治者。他的存在本身就是对那些高贵的士族阶层、统治阶级最大的嘲讽。

古叔言:能言善辩,他聚众九千。勇武强悍,他横行天下。庄子笔下,他大骂孔子虚伪。荀子口中,他名声同日月俱传不息。统治者眼中他是如同魔鬼般黑暗的存在,注定无法青史留名,却从不会被人们遗忘。正如那颗放荡不羁,闪着自由平等的明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