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中国古代体育运动有趣的小知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9 08:03:29    

(一)扛鼎(古代举重)

举重是我国古老的健身与竞技运动项目。最初称"扛鼎"(用手将鼎举起)(“扛鼎”大家都很熟悉,因为秦武王嬴荡就是扛鼎而死,一手好牌被“鼎”死,被视为不作不死的典范。),此外还有"翘关"(双手举起城门门栓,门栓"长丈七尺,径三寸半"),后又加上"举石"(使三百或二百五十斤的石担或石锁离地一尺)与"舞刀"(举起一百二十斤重的刀,分单手举、双手举、舞刀花等形式)等内容。由于它是发展力量、建立武功的重要条件,因此为历代朝廷选拔勇武之人的内容。汉代已有"武力鼎士"称号,并设有"鼎官"。唐代始设的武举,举重被列为正式考试科目,一直延续到清代。

(二)竞渡(古代赛龙舟)

你以为竞渡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一种遗俗?但关于龙舟竞赛的起因有另说。据《穆天子传》载:西周穆王时便有端午赛龙舟之俗。而在远古时代,华夏族祖先以龙为图腾,端午就是古代华夏族人祭祀龙的节日。

竞渡而用龙舟,历来有两说:一说水中有蛟龙,常偷吃供祭物品(粽子),人们便将木舟扮成龙形以制蛟龙;一说是龙舟取尊贵吉祥之意。

(三)骑射(古代骑马和射箭)

骑射是一项带有军事性的体育运动,其产生与古代游牧生活、狩猎、战争有关。战国末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军事改革推动了这一运动的开展。秦汉以来,历代都视骑射为重要的军事体育训练项目。自唐代武举设步射、骑射后,直到明清仍相沿未改。明清两代,学校重视骑射活动,并列入考试项目,而且文举也要先测骑射。千万不能别把古代文官当辅助的战斗力,文官都是有着ADC的战斗力。

此外民间(包括女子)的习射活动也很普及。南北朝妇女就参与步射和骑射活动,唐代妃嫔也常参加骑射行猎(所以当你到了唐代,被一群妇女打到开花不丢人,她们都是练过的啊!),宋代北方边境曾出现"弓箭社"等组织。辽金元这些精于骑射的少数民族,骑射更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如契丹族每年重三有"射木兔"、女真族有"射柳"、蒙古族有"射草狗"的习俗。明清民间竞赛活动则有"射鹄子"、"射香火"等。

(四)牵钩(古代拔河)

牵钩,又称"拖钩"、"钩强"。春秋时兴起的一种较力游戏。楚国曾用这种一端带钩的拖绳训练士兵,用法是敌船(车)"退则钩之,进者牵之。"这种活动后传入北方,一般于每年元宵节举行比赛,作为对农业丰收的祝愿。唐代在此基础上发明了拔河运动,比赛时以大麻绳中"立大旗为界,震鼓叫噪,使相牵引,以却者为输。"(封演《封氏见闻记》)为此,唐代进士薛胜曾作《拔河赋》以记述比赛的盛大场面。

(五)游泳

春秋时称"游"(浮行)或"泳"(潜行)。西周时已成为民间习见之事,并作为军事技能运用于战争。汉代《淮南子》已有关于游泳姿势的记载。汉魏时已有端午节进行游泳比赛的习俗。唐宋时,每年端午节在钱塘江举行大规模游泳比赛。宋代还出现类似今天的跳水的项目,称为"水秋干"。它架于船头,表演者借助秋千的悠劲,使身体凌空而起,在空中做各种动作,再跃入水中。

(六)冰嬉

冰嬉是古代各种冰上运动的总称。宋人沈括《梦溪笔谈》中有"凌床"的记述。明代冰床运动兴起,冰嬉成为宫廷体育活动之一。明末时,努尔哈赤在关外已拥有擅长滑冰并配有冰橇的作战部队。清代,这种冰嬉习俗传入关内。朝廷每年照例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滑冰比赛,进行速度滑冰竞赛和花样滑冰表演。此外,清代还盛行高坡滑冰、冰上杂戏、冰床、冰球(冰上蹴鞠)等冰上活动。

(七)投壶

这是春秋流行于贵族宴席上的一种娱乐活动,由西周射礼发展而来。酒壶象征箭靶,柘枝或去皮的棘条象征矢,在离壶二矢半(约七尺)处,以枝条相投,中者为胜。负者罚酒。矢有二尺(用于室内),二尺八寸(用于庭内),三尺六寸(用于堂内)三种规格,壶颈长七寸,腹长二寸,口径二寸半,内实以小豆。魏晋时,壶上加耳,耳孔小于壶口,投矢入孔的难度更大。投壶除了娱乐。还有修身养性之用。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

(八)、角力(古代摔跤)

角力是一种较量力量与技巧的对抗性运动。西周以前出现,周代用以训练士兵素质。秦时称"角抵",既作为体育运动,又具有戏乐色彩。汉代则与其它杂技、乐舞构成"角抵戏"。三国时称"相扑",宫中已有女子相扑表演。唐代每年元宵节和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是角抵之期。宋代称"争交",宫中专业选手称为“内等子”,民间出现相扑社,女子公开参加比赛,元代女子相沿成风。清初统称南方相扑和北方角抵为“摔跤”,,成立"善扑军",并出现"鞑子摔跤"表演(一人用其手脚作二人互扑之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