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镇的规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城镇通常指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的居民点。
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是指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是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
中国规定,县及县以上机关所在地,或常住人口在2000人以上,10万人以下,其中非农业人口占50%以上的居民点,都是城镇。
某些特殊区域,如工矿区、开发区、科研单位、大专院校等,即使人口不超过3000人,但因具备城市特征,也被视为镇区。
城镇的划分依据包括政府统计部门以我国市镇建制和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民政部门确认的居民委员会(社区)、村民委员会及类似村级区域为对象,以实际建设与周边区域连结状况为划分依据。
城镇土地征收补偿方案由地方政府制定,主要依据《土地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国家统计局与民政部等六部门制定了《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确定了统计上划分城镇和乡村的依据和方法基础,明确了城区和镇区的具体范围。
《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编制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城乡分类代码的编制规则,如主城区编码为“111”,镇乡结合区编码为“122”,村庄编码为“220”等。
这些规定和划分标准有助于明确城镇的范围和特征,便于进行统计和管理。不同地区和国家的具体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总体上都遵循了以非农业人口为主、具有一定规模工商业等核心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