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南门桥历史过往
元代开挖运河,把济宁原来的北魏旧城和金代新城融为了一体,而连接新旧城的桥梁就是——南门桥。南门桥是济宁市中区的一座重要桥梁,从元代至今历经数百年变迁。在数百年变迁的背后,南门桥又有着怎样一段段神秘的故事呢?
说到南门桥,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过去南门口蒸蒸日上的繁荣,丝绸布店、陶瓷坊铺等在南门桥外凝结成闹市。的确,元明清时,南门桥一带“红氍(qú)碧碗堆如山,酒楼歌馆相喧阗(tián)”,可见当时商品经济的繁荣景象。
古任城的时候呀,是在现在的运河以南建的城,但那个时候城并不是多发达,也就是说,在北魏以前,我们的城区在南边有。元代开通运河之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知道南门桥来历的人并不多,史书上记载的也很少。它的形成始于元朝开挖运河。
南门桥原名“飞虹桥”,飞虹桥链接南北交通。元延佑年间,诗人朱德润在《飞虹桥》一诗中描绘当时南门桥的风貌:“任城南畔长堤边,桥压大水如奔湍。闸官聚水不得过,千艘衔尾拖双牵。非时泄水法有禁,关梁夜闭防民奸。日中市贸群物聚,红氍碧碗堆如山。商人嗜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太平风物知几许,耕商处处增炊烟。”诗中的任城即济州,也就是现在的济宁市。关梁是指南门桥和天井闸,有关本地飞虹桥的诗词,我们从史书中查找,也仅此一首。元明清三代,济宁最繁华的地带就是南门桥外。
我们的这条古运河当时是运粮河,元明清三代都把京城建在了北京,而粮食的主要生产基地是在南方。这样以来京城一百多万人口的吃住穿用,都要通过这条运粮河运送过去。也就是随着这条运河的开通,这些运粮人在经过济宁时,要在济宁这吃、住、玩,也就带来济宁古运河两岸的经济发展,城市繁华。。。。。
南门桥,是连接济宁新旧城的关隘。官员进出城必经南门,因此南门桥外繁华一时,布匹丝绸店铺,往来客商云集,此处被称为布市口。民国以后,随着各种商品类别的增多,这里更名为吉市口。据居住在这里的人们说,当时这里的繁华程度,可以与杭州的中山路, 苏州的观前街相比,不亚于南京的太平路。然而随着日军侵入济宁,南门桥外的繁华顿时烟消云散,店铺生意日渐冷清,这里再也不见往日的热闹场面。
运河开通之前,这里非常荒凉。文天祥被俘曾经路过济宁,留下两句话:百草尽枯死,路上无行人。运河开通之后,首先是促进了济宁商业的繁荣。历史上记载,到了明清的时候,这里的街道达到了上百家,店铺愈千家,每天日进十万两,每年的营业额达到一亿两。特别是小闸口附近,各种店铺各种生意买卖,特别红火。
一桥两建便通行。在运河岸边祖祖辈辈生活的人们记忆中,上世纪40年代以前,在南门桥现今的位置上,河中有一石砌桥墩,桥墩北侧是石板桥,南侧有一木桥,石桥和木桥约5米宽,两侧没有栏杆。木桥是可以推拉的泊桥,在走船的时候可以开启。
最先的桥是木桥,木桥的上面放了四根木梁,木梁是用来承受桥的压力的。这上面铺的是木板,行人车马才能过去。
正是由于南门重要,在历次战争中,军阀、捻军、日军、八路军,均首先攻打南门。守方为了阻止对方前进,经常将南门桥烧掉。解放前夕,南门桥曾历经多次战火的洗礼。在济宁第二次解放前,国民党军队占据济宁后,约三分之一的城区被烧,南门桥也被付之一炬。解放后,济宁市政府建设科对南门桥进行了恢复重建。2007年4月1日,作为济宁市的重点城市建设项目,济宁有关部门进行了积极规划和协调,南门桥被拆除重建,人们期盼它能如凤凰涅盘,浴火重生,延续百年风韵。
建成后的南门桥,为单孔空腹式圆弧无绞拱桥,宽四十米,净高4.6米,横断面宽28米,主拱跨径33米,所有的新建景观都采用古典的样式,桥头两侧布置了桥头雕塑的大型龙柱宫灯。既起到照明作用,也增添了古典气息。桥身立面仿效古代桥梁景点装饰元素,充满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站在几经兴衰的南门桥之下,欣赏着运河两岸美丽的风景,站在桥上看风景本身也是一种风景。因运河而兴,凭借着融南汇北东西兼容的特殊地理优势,让我们济宁有了自成一统的气势,也自然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古运河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