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横穿欧亚大陆的商贸之路上,骆驼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由于能在缺水的沙漠环境中存活较长的时间,人们也称它为“沙漠之舟”。很多人都认为,骆驼的这项能力来自于它的驼峰,因为那里存储着丰富的水分,就像一个巨大的水带,支持了骆驼长时间的沙漠生活。
其实并不是这样,多年来我们一直在错误的道路越走越远。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驼峰里存储的大多都是脂肪,它能够为骆驼提供足够的能量,使骆驼能够长时间不吃不喝也能维持生命特征。
还有一些观点认为,骆驼驼峰里的脂肪分解后就可以得到水,因此也是在变相储存水分。这种观点其实在60多年前就被证实没有科学依据。经测定,1g脂肪氧化后能够产生1.1的代谢水,一个45kg的驼峰就相当于50kg的代谢水,确实十分可观。
但现实中,脂肪代谢过程需要氧气的参与,而在摄入氧气的呼吸过程中,从肺部失去的水分几乎和代谢产生的水分不相上下。因此,骆驼的驼峰实际上根本起不到储存水的作用,它仅仅是一个能量库,为骆驼在沙漠中长途跋涉提供必要的能量保证。
通过解剖调查,骆驼的身体里根本没有所谓的储水器。骆驼的耐旱可以看作一套综合的节水工程它们真正的生存秘诀在于,能够调动全身各个器官很好地节约水分,物尽其用。加上其天然的某些抗旱生理构造,才有了如今的技能。
当天气炎热,没有水补充时,骆驼就会提高身体温度,缩小与外界温度的差距,这样就能够极大地避免出汗、喘气等为了冷却身体所产生的水分散失。据了解,骆驼一般能够通过自身作用将体温上升6-7℃作用,这对人类来说显然做不到。
此外,骆驼较大面积的鼻黏膜,能够让它们在呼气时,增加水分的重复吸收能力,减少呼吸时水分的流失。而且骆驼肾脏的再吸收作用可以将尿液高度浓缩,保证了骆驼在一天之内最多失去正常体重2%的水分。如果换做人类,比例可能至少达到7%左右。
骆驼的血液也是这项技能的得力帮手。它们的血液中含有一种高浓缩的血红蛋白,具有极强的亲水性。在骆驼非常缺水的情况下,这种蛋白能够凭借很强的保水性维持血液中的水分,延长存活能力。
据了解,夏季骆驼的脱水极限能达到25%-30%左右,如果按照每天2%的脱水计算,达到30%的警戒线也需要15天的时间。对比人类每天7%的脱水速率,达到极限12%可能只需1.7天,远远不及骆驼。
因此,当看到骆驼时,不要再说骆驼驼峰中存储的是水了。它更像是一个节水系统工程,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合。这一点显然人类的身体机能是达不到的。骆驼之所以能够称为干旱沙漠为数不多的运载工具,不无道理!